欢迎来到 建设调研网!!
当前所在:首页 > 媒体报道

汕头:因地制宜 因势利导 让垃圾分类成为居民生活好习惯

时间:2021-03-04 21:08:52 作者:admin 来源:

  汕头市作为粤东西北地区城市,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基础相对薄弱。近年来,汕头市在充分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的基础上,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做法,按照“示范先行先难后易,前中末端同时发力”的思路,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。

  示范创建先难后易,迅速扩大区域覆盖面。一是率先开展“十个一”生活垃圾分类试点(机关大院、办公大楼、居民小区、公园、市场、餐馆、大学、中学、小学、幼儿园各一),为突破难点痛点堵点积累经验。二是在全市六区一县各选一个生活垃圾分类最难开展的镇(街)开展示范片区创建工作,目前已有3个示范片区基本实现全链条分类。三是采取以奖代补方式,对限期内达到示范创建标准的镇(街)给予300万元奖励。四是全市公共机构垃圾分类率先实现全覆盖。

  前端坚持简便易行,推动群众养成习惯。从社情民意出发,探索建立简便易行的分类投放体系。一是党建引领,党员干部带头示范,特别是发挥好老党员、老干部、老军人、老模范、老教师“五老”作用。二是推动居民自治,通过“有事好商量”民主协商、“红黑榜”评比、“小手拉大手”等方式,引导群众形成自觉。三是突出便民利民,减少群众麻烦,如家庭厨余垃圾投放不要求破袋,在末端环节统一处理。四是强化刚性约束,用好特区立法权,制定《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》,实行分类投放奖惩机制。

  中端突出因地制宜,低成本推进分类收集运输。一是灵活推行收运市场化,不搞“一刀切”。没条件的地区,采取政府兜底、由街道居委会负责的方式。二是逐步“并点撤桶”,不强行“一步到位”。考虑到居民生活习惯难以短期内转变,为减少工作阻力,设置过渡机制,按步骤推行。

  末端注重提前布局,确保垃圾分类处理能力充足。为避免垃圾“前分后混”,汕头市相关部门提前布局,加快垃圾处理终端设施建设。目前,已建成7座终端处理设施,包括:4座垃圾焚烧发电厂,全市日处理能力达7220吨;3座垃圾焚烧发电扩建项目将于2022年年底建成,全市日处理能力将达1.02万吨,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。已建成的厨余垃圾处理设施日处理能力50吨,还有4座处理设施将于2022年年底建成,日处理能力将达到1250吨,实现厨余垃圾全量处理。大件垃圾、园林垃圾、有害垃圾等处理设施也已提前配套建设。